阅读历史 |

第153章 古风古味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音乐结束,绝大部分人还沉醉在刚才古风古典的优美音乐之中,那真是一场耳朵的音乐享受。

这是一可以引起很多人共鸣的好歌,它以唐朝的诗歌《枫桥夜泊》为蓝本,将古诗词的神韵意境完美地融入到了现代人的口吻和情怀中。

“带走一盏渔火,让它温暖我的双眼,留下一段真情,让它停泊在枫桥边”,既是歌词,也是古今结合的现代诗。

歌曲没有刻意去追求一种悲伤,也没有刻意去渲染那种错过的无奈,在郑锐洒脱的歌声中,如怨如诉,淡淡的遗憾和失落弥满了整歌曲。

刘天王感叹,难怪郑锐会说是一华国风的歌曲。

确实,作曲没有用到很明显的传统乐器,但歌词却充满了华国古典文化,是一地地道道的华国风歌曲。

果然,华国风还是郑锐玩得最溜,别人创作的,总感觉少了些味道。

主持人还带着震惊回到舞台,称赞道“锐哥儿,我以为《江南》是我听过最好听的歌,听完你这《涛声依旧》,得移情别恋了。”

“能跟我们说说,这歌的创作背景吗?我们都很好奇。”女主持人挨过来。

郑锐闻到一股兰花的清香,化着淡妆,穿着有点透视的礼服的女主持人确实很有吸引力。

“其实,这歌早很久之前,我就有冲动写下来,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吧?那时候在江南游玩,经过姑苏的寒山寺,想起那古诗,就有了想法。不得不说,江南是一个好地方,文化底蕴很强,你总能在那儿找到创作的灵感。不过,真正完成这歌,是前些天……”

听着郑锐的诉说,大家现,郑锐对江南真的很有感情。

他并不是江南人,可了解过他的人都知道,郑锐和自己前妻,就是在江南认识的,很多人忍不住猜测,或许就是这个原因,才让他对那个地方特别深刻,念念不忘吧?

无论是之前的《江南》,还是现在的《涛声依旧》,其实都是古风情歌。

就拿《涛声依旧》而言,让人忍不住脑补青春烂漫的男孩和女孩是在一个秋日的晚上,在枫桥古镇边相遇、相识、相恋。然后,经历了分离等。

这些,好像也算是郑锐的一些写照。

……

节目录制持续了大半天,但实际上,到时候剪辑出来的只有三个钟头左右的内容,有些歌手可能只是露一下面,说两句恭喜财什么的。

郑锐从那些热情的歌手中逃脱出来,和刘天王、周不悔少数几个人一起吃顿饭。

在南都,他也算是地主,尽地主之谊是应该的。

“这《涛声依旧》写得太好了,说是百年一见的经典歌曲也不为过。”刘天王再一次赞赏道。

他是真的很喜欢,尤其是搭上郑锐的歌嗓,感觉真是绝配。

而周不悔也终于明白,为何菲姐对郑锐新歌那么赞誉有加,念念不忘了。听到《涛声依旧》,她也愣了好久,无法想象,郑锐能从一古诗里面找到灵感,写成一歌。

如果说,那古诗是千古绝唱,这歌也将是流芳百世吧?

郑锐无奈道“还是有点赶,没练得够好。”

不是他矫情,在他认来,自己确实没有唱得有地球那位歌手好,感情还是不够投入,缺了点火候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