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百七十二章 “监护者”的异动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“……老猫,最近你的观测数据怎么样了?”

“还能怎么样,就那样呗……老实说,明明人工智能已经能处理绝大多数问题了,为什么还需要我们在这里人为地盯梢。”

科睿博星际贸易企业的深空观测站中,那些正在重复日复一日枯燥工作的数据记录员们,有着这样的抱怨。

这是他们日常会做的事,即便这种能够“无时无刻观察宇宙”的职业是他们每个人从小到大的向往,他们的学习生涯也以这个职业为目标。

但是实际进入工作之后,热情与新奇感很快就像遇到水的火堆那般迅消散殆尽。

重复的行为是消磨工作热情的罪魁祸,现在还在支撑这些记录员工作的,是那份不菲的薪水。

“唉……也不知道为什么,上头最近让我们多多关注那些a、b类型的恒星……处在那种宇宙环境下的天体系统很难诞生宜居星的吧?”

老鼠继续抱怨着“工作重心的改变”,以往的他们还可以浑水摸鱼,但是现在有了命令之后不得不加把劲工作。

而让他更难理解的是,一向将人口、劳动力以及市场看作最重要资本的科睿博上司,居然会下功夫去关注这种只有天体科研人员会在意的东西。

众所周知,恒星由于处在聚变反应之中,无时无刻都在向外释放能量。

恒星温度越高,它所释放的能量就越大,能够看到的光芒也就越强烈。

按照恒星光谱的分类,可以将恒星从最亮的o型恒星划分到最暗的m型恒星,太阳是一颗中间层次的g型恒星。

o型恒星在银河可遇不可求,只有寥寥数次的记录,但是a、b型恒星还算是没那么稀有,基本上每个文明的国境都有那么一两颗。

而a、b型的恒星就属于表层温度极高的那一类恒星,它们在形成之初就攫取了星云的大量物质,质量要远比其他类型的恒星大。

巨大的质量中是剧烈的核聚变反应,它们的表层温度可以达到两万度以上,而太阳表层的温度也不过六千多度。

也因此,a、b型的恒星总是宇宙中最亮的天体之一,它们出的光芒能够传到极远的距离,在光谱上已经呈现出青白色。

但是处在这种恒星环境下的天体系统很难有生命诞生。

并不是没有宜居带,a、b型恒星的宜居带相较于其他恒星而言要远得多,但并不是没有。

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类恒星已经即将进入到下一个生命阶段,能够给予生命自然诞生的时间不多了。

而a、b型恒星的过于剧烈的聚变反应导致了它们的寿命非常短暂,很快就会过渡到以氦做燃料的红巨星阶段。

这个时候的恒星体积会急剧膨胀,并在更快的时间内选择来一场“激情的爆炸”或者“安静地死去”。

前者会以新星爆的形式将自身炸成一颗白矮星,而后者则会安安静静地在恒星风中失去质量,成为黑矮星。

无论哪种选择都不会适合生命的诞生,从a、b型恒星形成到死亡的时间可能不过2o亿年,如此短暂的时间甚至不可能将行星从原始状态演化到一般状态,这样也更谈不上生命诞生了。

也因此,科睿博这种只对人口和贸易市场感兴趣的寰宇企业,从来不会过多关注这些不存在生命的恒星星系。

仅仅只会在路过时感叹一句“好亮的恒星啊!”,将之标注在星图之中,然后匆匆离去。

但是最近,可能是上头有了什么风声,开始让这些划水的观察员们关注起了曾经绝不会在意的天体类型。

这些观察员们都是工作了许久的老油条,自然能够分辨出什么时候该摸鱼,什么时候要认真。

他们难得认真工作了这么久,却始终没能等来消停的这一天,这让他们猜测起了背后的真相。

八卦是难得的减压环节,即便是星际时代也不例外。

“我有一个朋友,他是一位共同体总部中工作的人员的亲戚的学生的……”

“直接说吧,我们都知道那个朋友是你自己,不用扯那么多撇清关系的身份。”

“……好吧,其实是共同体似乎通过了一项议题,决定建造一颗‘公用戴森球’,用来缓解银河的能源问题。”

“虽然议题定下来了,但是具体建造在哪儿一直都在争论不休。

“有人想要一劳永逸,建在有百亿年寿命的m型恒星上,但也有人想要建在a型恒星,先来一波大的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