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49章 撑死也幸福啊 (第1/2页)

加入书签

当大婶这一开口,村支书的儿媳就笑着说:“王姐,你这如意算盘打的真好啊,得到一包方便面,还能有个好女婿。 周围的人也哄笑起来。

王大婶也不在意。

一包方便面换个媳妇是有点离谱,但阎解放的条件好,这马家村的姑娘嫁给他就是高攀了。

农村的姑娘都想着嫁到城里,而城市也分三六九等,京城无疑是第一等。

阎解放可是京城的户口。

而且阎解放还有文化,人也高大白净,不是这马家村的小青年能比。

"一包方便面换个媳妇?"阎解旷也笑了。

“说笑呢! ”阎解放瞪了一眼。

其实,这年代很多人逃难,给口吃的就能找个媳妇。

在一些贫苦的农村,一包方便面换个媳妇并不夸张。

像刘光福的母亲刘大妈就是从农村逃难到京城的,而像刘大妈这样的并不是一个两个。

吃完一包方便面,阎解放还是饿,就拿了个红薯啃。

也没去河边把红薯洗干净,虽然红薯上有些泥,但阎解放就直接吃。

在这马家村吃了不少苦,阎解放也没以前那么矫情了。

看着阎解放吃红薯,周围一些人也馋。

当吃完了一个红薯,阎解放也是饱了。

"不容易!"阎解放感叹。

自从来到马家村,三天饿两顿是常规操作,经常要饿一天。

阎解放带的钱早就用完了。

和阎解放一起来马家村的两个知青也是一样。

有阎解旷送来的东西,阎解放接下来一个月不会饿了。

吃饱了,阎解放又要去种田。

阎解旷一脸郁闷,他被阎解放拉着下田了。

在阎解旷的记忆中,还是他穿越之前的小时候下田的。

脱了鞋和袜子,卷起裤脚,阎解旷下了田。

田地要浇水,村子还没通自来水,也就只能用河水。

也没个水泵,只能挑水。

“你去挑水。”阎解放手一指河边。

这几亩田距离河边也不远,就几十米。

“我大老远给你送粮食,还被抓苦力,这没处说理了。”阎解旷苦笑。

“你这才哪到哪?我才苦。"阎解放说。

一开始,阎解放想死的心都有。

以前在京城,阎解放只知道知青下乡之后不容易,却还是低估了。

要是早知道有多苦,打死阎解放也不下乡。

吃粗粮能吃饱在农村就很幸福了。

农村的人每天辛苦工作也就赚几个工分,再扣除平常吃喝的,一个月下来也就剩不了几个工分了,如果要拿工分换东西,还需要去村支书那开个条子, 然后才能拿着条子去供销社换东西。

在公社里,一等劳动力一天十个工分左右,二等劳动力八个工分左右,三等劳动力不超过六个工分。

换几斤粗粮都需要几十个工分,更别说细粮和肉了。

其实,大食堂早就办不下去了。

上面领导说忙时吃干,闲时吃稀,不忙不闲时半干半稀,可自从办了大食堂,忙不忙都往死里撑着吃干的,时间长了能不亏空?

拿起水桶,阎解旷跑去河边打水。

回到田里,把水桶一放,阎解旷好奇的问:“哥,你这一天能有几个工分? 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