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但实打实的触碰起来,螺丝咕姆可以通过更改参数,让自己身躯的触感接近于有机生命。
&esp;&esp;钢铁的色泽下,触碰上去却是温暖柔软的。你首先体验到的不是这种触感的奇妙之处,而是:“那我的触感对你岂不是没有用处?”
&esp;&esp;“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的界限,更改几个参数并不能跨越。”
&esp;&esp;你的这种新奇感,放在螺丝咕姆身上是恰如其分的,他的理解中,这是有机生命里感情的一种表达,可以表示亲近。
&esp;&esp;适用于恋人之间。
&esp;&esp;你有了兴趣,问螺丝咕姆阅读了多少诠释有机生命之间情感的知识,他的答案令人惊讶。
&esp;&esp;这位天才尝试寻求有机生命对感情的解答,搜集到的资料都已经阅读完毕,得到的结论与他阅读前没有区别。
&esp;&esp;任何一个有机生命都是独特的个体,同样的事不能引起相同的情绪。
&esp;&esp;这种阅读行为是不是做了无用功?
&esp;&esp;不是。
&esp;&esp;结论一致不意味着过程完全一致,这些区别便是螺丝咕姆试图了解的地方。
&esp;&esp;两只同品种的蝴蝶,在善于观察的人眼中,也是不同的,是独特的。
&esp;&esp;他在你允许的范围内,试图尽可能理解你的情感。
&esp;&esp;
&esp;&esp;那你在做什么?
&esp;&esp;感受无机生命的奇妙,顺便报复宇宙。
&esp;&esp;那个技术论文,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你一分为三的命运,在博识尊的注视下,螺丝咕姆的审阅下,你发了如何延寿四百年的中段技术论文。
&esp;&esp;关于使用该技术的前提要求,是短生种先自己活过八百年。
&esp;&esp;论文开头:短生种通过此种方法延寿八百年后。
&esp;&esp;论文结尾:基于这种理论的发散思维,可以让我们得到接下来八百年的延寿技术。
&esp;&esp;一个有头无尾,只有中间的技术。
&esp;&esp;想活到两千岁吗?
&esp;&esp;那就从这篇论文中找到前端和末端技术的千丝万缕吧。
&esp;&esp;全宇宙这么多天才,不会几十年了都突破不了这个难题吧?
&esp;&esp;不会吧不会吧。
&esp;&esp;当然,你这篇论文一发,你的学生维里塔斯成为首先被报复的一批人。有你,是他的幸运。
&esp;&esp;老师这边因为关系复杂,不能施加过多压力,只有公司的高级职员跟往常一样跟人联络感情。但学生那边,因为接触的人多,不得不直面一些人长生的执念,被当成长生的敲门砖。
&esp;&esp;找学生的,都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,体验到了物理的伟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