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院长既然这样通知沈钦州,那就是没有周旋的余地。
他知道自己已经给蒲公英添了太多麻烦。
于是在对方话音刚落就点头同意。
手上的积蓄足够支付房租,但是购置助听器的计划就要往后移,因为光买助听器不行,还要配合康复训练。
沈翼是语前聋,越早佩戴助听器越早恢复说话能力,但是他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期,随着计划的又一次后移,沈钦州不知道还有没有听到沈翼说话的那一天。
或许可以先做听训练习。
但这又是一笔不菲费用,且沈翼一直对相关训练表现出强烈排斥心理。
不配合的孩子,昂贵的助听器,无底洞的康复训练。
沈钦州每考虑一个节点,心中的压力就重一层。
不是被石头压着的那种沉重。
而是被雨水缠身的潮湿。
黏腻又窒息。
面包一层层码放到货架上。
起酥面包、酵母面包、黄油面包、鸡蛋香酥面包,塑料袋发出轻微的声响,面包的品种越来越丰富,顾客往往要挑选许久都不一定挑到喜欢的。
他们时常抱怨这种面包不健康也不好吃。
但是沈翼很喜欢这些价格在五元左右的面包。
蒲公英接受企业专项捐赠,每个孩子一周能吃到几次点心,但沈翼不属于福利儿童,他没有,想吃只有沈钦州自己购买,但沈钦州为了存钱不太舍得花费,只有超市处理的临期食品,他才选一两样带回家。
即便这样,沈翼也很喜欢。
比起那些碎碎叨叨嘲讽他的言语,沈钦州的手指拂过干净的面包袋,要不今天买个日期新鲜的面包给沈翼,以缓解内心的愧疚感。
这样决定后,沈钦州心情稍微轻松地站起来。
议论声顿时停下来,门缝里几双眼睛小心翼翼看着货架后的沈钦州。
见沈钦州转身朝外走去,几人相视一眼。
看见他开始搬运沉重的货物时,大家露出得逞的轻笑。
还剩最后几件货的时候,沈钦州撑着腿捶腰。
他的力气真的很小,可能不比娇气的女人好多少。
这个‘毛病’是在沈翼出生后才有的,他舍不得花钱做检查,只是询问帮他生产的医生,对方是位很知名的教授,听闻后浅浅分析可能是激素的问题,让沈钦州再来一趟,帮他做个详细检查。
老教授强调是免费的。
八百公里的车费,对于一个月要花掉两千元奶粉钱的沈钦州来说,是一笔巨额费用,那时候他忙得焦头烂额,新手爸爸,哭闹不休的新生儿,单是简单的衣食住行已经让沈钦州寸步难行,他又怎会为了这种并不怎么影响生活的事情舟车劳顿。
这也是沈钦州不愿与人起冲突的原因之一。
他不希望有人看出他是个“异常”的男人。
*
曹文生跟沈既白刚告别几位领导,打了三个小时高尔夫,曹文生心中早已掀起惊天骇浪。
澄江是建立在五岭城区改造上的项目群。
哪里有商机,资本就涌向哪里。
沈既白作为投资人为此回国并不让人意外。
但令曹文生惊讶的,沈既白并非普通投资商,而是携带大量资金的巨鳄,他身后极可能站着以沈英哲为首的大量华裔巨贾。
如此一来,五岭区改造就不是普普通通的旧城改造。
那几个位高权重的领导只在媒体里出现过,他们却愿意跟沈既白这个年轻人打高尔夫。
对方和蔼亲切,项目谈得不多,倒有好几次提到沈既白的爷爷沈英哲,询问身体近况。
沈既白一一作答,像个谦逊亲近的晚辈。
曹家在本地也算有头有脸,沈既白微微一引荐,有人认出曹文生。
众人见他进退有礼,没急着抢占风头,几位领导心中略有猜测,沈家这是借到曹家的助力,如虎添翼,对眼前的年轻人愈发放心。
沈既白一改昨日随意到有些放荡不羁的衣着。
黑色Polo衫搭配一条百慕大式同色系短裤。